推广 热搜:

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句意

   日期:2024-03-27     来源:www.guciba.com    浏览:351    
文章简介:在历史漫漫的文字长河中,丁香花就像是一组低婉的音符,在诗人笔下淡淡流淌着哀怨的意象。就譬如李商隐在诗中说“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

在历史漫漫的文字长河中,丁香花就像是一组低婉的音符,在诗人笔下淡淡流淌着哀怨的意象。就譬如李商隐在诗中说“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这两句诗中把花蕾丛生的丁香,喻人愁心不解。

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句意

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意思是:蕉心未展丁香也是含苞未放,它们同时向着春风各自哀愁。

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句子赏析

“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上两句远景,后两句近景,像是在写物,又恍然间凝聚着人的感情。芭蕉不展,蕉叶大而厚实,蕉心蜷缩不展。丁香结,丁香花瓣是那种蜷曲细长的样子,整个花朵像是花瓣凝结在一块,不愿打开一般。两种景物各自以最有情思的状况,向春风展示着我们的愁肠。恍然间,未展的芭蕉,与凝结的丁香,像是两个心意相通的离人,他们在两个地方,各自表达着对他们的思念,其心可通,其意可知,其情可感,而距离却非常遥远,使人无可奈何。这就同李清照那首《一剪梅》中的情感一样了,“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只是李商隐是借着眼前景物的样子抒写内心情感,以景结情,而李清照是直抒胸臆罢了。

此处“芭蕉”可以代指女子自己,芭蕉不展指女子脸上的愁容,同题其二中有句“纵把春山扫眉黛,不知供得几多愁”,意思是纵使给女子画上舒展的远山眉,也很难扫却她心上的离愁啊。而“丁香结”便可喻指男子不能与其心爱之人相守与共的愁结之态了。

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全诗及创作背景

代赠二首(其一)

唐 李商隐

楼上黄昏欲望休,玉梯横绝月如钩。

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

这是李商隐代友人所作的一首思念远方女子的作品,并且全以对面写来,由友人的思念而联想到远方女子同样的状况,于是借女子之口吻,抒自己之思情,写出了这首脍炙人口的唐诗佳作。

文化内涵

引诗的内涵是:黄昏时分登上高楼想依着栏杆望望远处,看看我们的心上人能来不可以来,结果期望渺茫还是停止了观望;横绝的玉梯不可以上去是阻隔人前来的吗?再向远处望去,只有如钩的缺月洒下淡淡的光辉。眼前的芭蕉心还没展开,丁香花的花蕾还收敛如结,咱们同是在春风的吹拂之下而异地同心,都在为不可以相会而痛苦惆怅。

这是一首代人写作的赠人之作。诗中通过一位女子的口吻,描写了她在春日的夜晚所见到的弯月、芭蕉和丁香等各种景物,表现了她不可以与心上人相会的哀愁、痛苦。

诗句既是眼前实景的真实描绘,又是借物写人:远望是真实的“弯月”,这“弯月”缺而不圆正衬托她与心上人不可以相会的遗憾;近看是蕉心不展的芭蕉和花蕾收敛的丁香,这芭蕉和丁香好比一个是心上人,一个是自己,都是“心中因不能相会而郁结”的呀!隐喻二人异地同心,都在为不能与他们相会而愁苦。

《诗话类编》说:“这两句诗意境优美,含蕴无穷,历来为大家所称道。”

作者介绍

李商隐(约813—约858),唐代诗人。字义山,号玉溪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开成(唐文宗年号,836—840)进士。曾任县尉、秘书郎和东川节度使判官等职。因受牛李党争影响,让人排挤,潦倒终身。所作咏史诗多托古以讽时政,无题诗非常有名。

善于律绝,富于文采,构思精密,情致婉曲,具备独特风格。然有用典太多,意旨隐晦之病。与温庭筠合称“温李”,与杜牧并称“小李杜”。有《李义山诗集》。

 
打赏
 
更多>相关推荐

推荐图文
今日推荐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