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个小学生模样的孩子在你面前熟练地操控着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上的各种游戏、应用时,可能你已屡见不鲜。电子商品的普及化,造就了当今儿童接触电子商品低龄化趋势。甚至刚刚掌握走路、说话的孩子们,也能像模像样地摆弄手机了。一些偷懒的爸爸妈妈为了专心工作,有时也乐于把手机丢给孩子玩,换得一会儿清静。iPad、手机,成了他们名副其实的“电子保姆”,离开一会,孩子就哭闹不止。这个时候,父母才发现孩子们对电子商品的依靠超越了爸爸妈妈,有的孩子居然已经有了瘾头,这可如何解决呢?
电子商品到底是益智玩具,还是宠坏孩子的坏东西、视力的杀手?假如孩子已经成瘾,父母又该怎么样把他们从电子商品中拉回来呢?
自从有了iPad,儿子的“无名火”愈加多
周三早上8时,李女性的儿子洋洋正背着书包坐在客厅的沙发上。“他就是不愿去学校,学校反映近期几个礼拜他迟到的次数愈加频繁,骂也骂过,打也打过,就是不见改正。”李女性对笔者无奈的摇摇头。
笔者从李女性口中获悉,在实验小学读小学五年级的洋洋,从小学一年级起成绩就在班里一直排名前列,但自以前年舅舅送了他一台iPad之后,洋洋就像变了个人一样。课外书不看了,动画片也不看了,更多的时间是与游戏相伴。
“最初,大家还严格控制他玩iPad的时间,只有周末让他玩2个小时,但我跟他爸工作都非常忙,他自己在家的时间不少,大家也管不了。”李女性告诉笔者:“目前假如一段时间不让他碰iPad,他就会变得非常烦躁,像作业写到一半忽然把笔扔到地上,买什么早饭他都嫌难吃,我真不了解他的性格特点如何就变成如此了”。
笔者看了看洋洋平常最爱玩的iPad,发现里面安装的大多是枪战、闯关种类的游戏。“他的无名火愈加多了,也愈加爱跟长辈顶嘴,这一年在学校不了解跟同学打过几次架了。”李女性跟笔者说道,“不了解是否打游戏玩出了坏脾气。”
从活泼好动到性格孤僻,还变成了近视眼
“小的时候她视力非常不错的,上小学后她爱上看动画片,以前在电视上看,目前是对着电脑和手机屏幕一看就是好几个小时,不给她看就哭。”陈女性告诉笔者,女儿仪仪的视力从原来的5.0到目前眼睛近视300多度,这都是频繁玩电脑手机导致的。
“除去看动画片,她还喜欢玩各种小游戏。”陈女性告诉笔者,“我记得读婴幼儿园和学前班的时候,仪仪是班上最活泼的一个,爱跑爱闹,爱跟其他小朋友在一块,但到了小学,她的眼里好像只剩下手机和电脑了,也不喜欢跟其他人打招呼,平常极少说话,亲戚朋友都说仪仪变了一个人。”
笔者问道:“那你感觉缘由在哪儿?”陈女性说:“儿童的自控能力比较差,我感觉目前女儿就是沉迷在游戏的虚拟世界里了,把虚拟当做了现实。”
为了玩手机,小学四年级的孩子掌握说谎和奉承
“快叫声哥哥。”关女性让儿子晓峰跟笔者问好。晓峰低着头踢脚好像没要搭理的意思。“这孩子真不懂事。”关女性摇摇头说道:“你如果把手机拿出来,他的嘴可就甜了”。
笔者随即拿出了手机。小峰看见笔者手上新款的iPhone手机,终于开口了:“哥哥,能否借我玩一下。”
关女性告诉笔者,晓峰从小学二年级开始接触电脑,表现出了对电子商品的很大兴趣,他不止是爱玩电脑和手机,还爱研究电脑和手机的品牌和型号。
“别看他才小学四年级,了解的手机型号和电脑品牌绝对不比成年人少。”关女性说:“其实我并不反对他适合地用电子商品,我感觉这对他的脑力开发有帮助,但他常常趁大家不在家,长期地玩电脑,还骗大家在写作业。见到其他人有手机或者平板电脑,他就会一直讨好他们,就是为了能借来玩玩。说谎和奉承的不好的习惯一旦培养就非常难改了,这是我最替他担忧的。”
专家想办法:摆脱电子商品成瘾,父母该如何做
尽管电子商品对孩子有那样多负面效应,但身处信息化社会,电子浪潮还是很难抵挡。怎么样找到平衡,让孩子既不落伍,又不至于成瘾,专家给出了这类建议:
孩子在两岁前尽可能不要接触任何电子商品,包含电脑、手机、平板电脑。玩电脑、iPad天天不要超越30分钟,最好分为两次,上下午各15分钟。
孩子十八岁前,最好不要给他买手机。青少年的身体正处于成长发育阶段,而手机辐射对于脑、心血管、生殖系统这类要紧器官的害处最大,因此应尽可能防止用。
假如孩子必须要用手机,最好只在打电话前开,打完就关掉。开着的手机不要装在衣服兜里。手机在收发信号时辐射最强,因此拨号中和刚刚接通的时候,应让手机离得远远的头部。不要购买辐射性强的“山寨”商品。
父母要掌握借助电子商品,激起孩子考虑问题。父母可以伴随孩子一块用电子商品,譬如陪孩子认字、听各种乐器弹奏出的声音、和孩子一块画画等,不要下载太多的游戏,只保留1—2个益智类游戏即可。
非常重要的一点是,父母不应该怕麻烦,为了工作而疏于伴随孩子。空余时间多带孩子出去玩,一方面能培养亲子关系,其次也能让孩子多接触大自然,增加小朋友之间的交流。千万不要让电子商品把孩子变成孤僻的“电子娃娃”。
最后,父母自己也要做出好的榜样,假如自己整天捧着手机发微信、打游戏,无形中给孩子作了错误的引导。大人孩子都不玩手机,才能打造真的有效的面对面交流。